【投資策略】左側交易(逆勢交易)vs 右側交易(順勢交易)
#投資理財03
什麼是左側交易?
左側交易是指在某段時間週期內,行情階段性高點(或低點)出現之前,就直接進場的交易,即在行情的潛在高點(或低點)的左側進行的交易。
什麼是右側交易?
右側交易是指某段時間週期內,通過某些判斷標準,確定了行情階段性高點(或低點)已經出現,並且在該高點(或低點)的右側進行的交易。
作法
左側交易:在下跌趨勢時低接,在上漲時提前賣出
右側交易:出現相對低點後才進場(T+n日)or 突破後才追漲,出現相對高點後才賣出
簡單來說,就是在「V」的左右側買入的差別。
就拿今年S&P500的走勢為例,以3月23日為界,當時FED宣布無限QE,正式開啟股市V轉的行情。從事後來看,「左側交易者」若認為股市已經嚴重超跌,實體經濟表現沒有想像那麼差,那麼在3月23日以前持續的建倉(或者說接刀)都稱得上左側交易。至於「右側交易者」則會等到股市底部確定,T+n日沒有再出現低點,確認行情翻轉才會在3月23日後開始建倉。
操作邏輯
買左側是認為看好產業或公司,但可能受總體經濟影響導致股價下跌,於是藉此開始建立倉位,而且是越跌越買(類似攤平的作法)。但風險是可能買到會倒的公司,或者因為連日下跌而心理壓力承受不住,最後砍在阿呆谷(最低點)。因此買權值股或者原型ETF(例如0050、VTI、QQQ)相對安全,但仍需面臨暫時的帳面浮虧。
買右側一樣是看好產業或公司,不過是見到斜率向上開始建倉,若趨勢正確就繼續向上買入。如果正確,每次買股的價格會越來越貴,所以倉位也不能頭重腳輕,否則一修正就會跌出成本價,必須用前期較低成本的股價掩護後面的加倉。
綜合上面兩個方法其實都對,關鍵還是在於有無基本的總體經濟/產業分析能力,以及倉位控制、資金控管的策略,再加上強健的心理素質。但要具備上述這些能力其實很難達成,每個人都想抄底買在最低點,修正前出在最高點,不過實際上沒有人可以做到這件事,否則全部all in all out應該很快就能財富自由了。
該選擇何種交易方式?
不同的交易風格沒有一定對錯,左側仔或右側仔都可以從股市中賺到錢,有些人崇尚指數化投資也不管左右側,持續分批投入市場就對了。重要的或許是能否堅定自己的意志,在股票市場達到自己預設的價格時確實執行,否則就容易變成高點套牢安慰自己是長期投資;太快接刀卻又馬上停損的窘境。
實際上左右側交易的差別在哪呢?台灣的總經大神Izaax在財報狗的Podcast訪談中提到,以一個左側交易的角度一定是分批逐漸買回來的,不可能一次All in。但若等到底部確立再開始布局(例如3/23反轉後),會遇到股市一次噴出的狀況,而追漲股票對於人性來說是較為困難的。基本上要當個勇敢的左側仔,較好的投資策略基本上是依照以下的順序建倉較為穩健。
指數型ETF→大型權值股、藍籌股(如台積電、蘋果)→一般個股
左側交易比起右側交易有更大的利潤空間,相對的看錯的風險也較大,畢竟等同於逆勢而為的交易模式。右側交易的抗風險能力較高,但也會比別人慢了一步,因為是等到股市起漲才建倉。以筆者個人觀點,左側交易較違背人性,就如同巴菲特所說的「別人恐懼時,我貪婪」。一般來說左側交易較適合機構法人,而右側交易較適合一般投資者。
無論是左側還是右側,回歸到本質:股票的漲跌是無法掌握的,但風險是可以自己控制的。做好倉位控制,才不會一看錯就馬上被洗出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