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投資策略】擦鞋童理論在2024年還適用嗎?為什麼Crypto比較有機會找到alpha?

Zhewei Liu
Mar 16, 2024

--

當初提出「擦鞋童理論」的背景是接近100年前的經濟大蕭條,這句話的意思近似於「人多的地方不要去」。我一直認為這句話只有對一半,原因是這個世代資訊傳遞的速度,比起當年想必是不可同日而語。散戶想要透過資訊優勢換取alpha並沒有那麼容易,很多時候你以為的「內線」消息,其實市場上的大戶早就知道了。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點是,為什麼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「聰明投資人」而不是擦鞋童?我覺得總歸一句就是達克效應。

很多散戶會有過度的自信,認為自己有能力打敗市場,尤其是主動操作抓timing入市或出市。但事實上,超過90%的人都沒有長期打敗市場的能力,就連華爾街那票聰明絕頂的基金經理人也是如此。買低賣高只能說知易行難,結果就是90%的人會忙進忙出、追高殺低,可能最後還輸給大盤,不如持續分批投入市場且長期持有。如果一昧用著「人多的地方不要去」這個思路去做投資,很容易變成與市場對作,漲多了就想要賣或者是放空、跌多了就想要撿但卻滿手血(這裡僅指個股,市值型ETF的話分批投入基本上問題不大),這個現象以台股來說看小台指散戶多空比就很明顯。

我相信逆勢而為的難度,肯定是比順勢交易更高的,除非你有強大的「行為」優勢,也就是可以遵守紀律嚴格進出場,在績效落後大盤時還可以耐住性子等待股價的催化劑,否則左側交易並不太適合一般人。

延伸閱讀:左側交易(逆勢交易)vs 右側交易(順勢交易)

話雖如此,人多的地方的確還是得警慎,市場情緒仍是一個值得觀察的指標,但這就呼應到Howard Marks的第二層思考。我認為擦鞋童理論的重點不是要跟別人逆勢而為,重點是要跟市場多數人有不一樣的「論述」,說穿了就是要有能力指出為什麼大家看對或看錯,這背後underlying才是所謂的alpha。

很多人在做主動投資或者說主觀交易時,都沒有辦法提出一個完整的論述或者是框架。我認為一個好的投資策略至少應該包含:

  1. 對於某一個標的市場多/空論述的分析(Bull says & Bear says)以及你的看多/空理由
  2. 投入這筆交易的策略以及期望值(upside & downside)
  3. 交易你的計劃,計畫你的交易

如果沒有做到這幾點,很多時候散戶做的抄底或摸頭其實就只是在賭博。

進一步來說,如果逆勢操作很難打贏市場,要建立一個可以驗證且持續性的投資策略難度這麼高(尤其是在美股這麼捲的地方 ),那何不走DCA指數化投資就好?我覺得這是很多散戶的盲點,也就是只有極少數人可以長期alpha>0,卻幻想著自己是the chosen one。

但相較之下,比起TradFi可以很明顯看到Crypto市場離傳統定義上的”強式效率市場”還有好一段距離。因此我相信在Crypto領域要建立一個好的論述或者找到好的敘事(narratives)會比TradFi容易,也代表普通人有更多alpha的空間可以賺到超額報酬,尤其是在資訊優勢這塊。但這件事沒意外在未來幾年會越來越難,尤其是大機構進來玩之後,只能說要把握機會呢!

先拉高本金,再認清自己可以在哪裡可以找到alpha,我認為這是投資最重要的事。

--

--